追寻英雄足迹,传承红色基因——马克思主义学院骨干教师赴鄂豫皖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考察调研

发布时间:2019-11-03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  摄影:  来自:    责任编辑:陈芳

  • 习近平总书记9月16日到河南新县考察调研。习近平在考察时强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为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提高党员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同时也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坚持开门办好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的要求,10月26日至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骨干教师在直属党支部书记窦峰同志带领下,赴信阳新县大别山革命老区教育基地进行为期两天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重温红色历史,倾听革命故事,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领悟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我们首先来到许世友将军故居,许世友将军故里位于河南新县田铺乡许家洼,是一代传奇将军许世友的出生地,也是许世友将军谢逝后的埋骨之地。将军生前南征北战,戎马一生,未能很好地孝敬父母,成为他一生的缺憾。为此,他多次提出死后加老家土葬,以实现其“生前尽忠、死后尽孝”的夙愿,1985年10月22日,将军与世长辞,经中央特批,其灵柩运回老家安葬,长眠于慈母身边。将军病逝后,中央批示:许世友将军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是特殊中的特殊,要特殊对待,准许他回老家土葬。1985年11月9日将军魂归故里,长眠在田铺乡许家洼万紫山下的来龙岭上。“青山有幸埋忠骨、碧水悠悠伴孝魂”,将军生前的战功和“忠国孝母”的情怀深受世人敬仰,每年前来拜谒将军的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这里已成为著名的爱国主义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0年10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拜谒了将军故里,又来到将军墓前,伫立默哀,行举手礼向长眠于此的将军致意,表达我们对老将军深深的哀思和崇敬。许世友将军在六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历尽艰险和曲折,忠于党、忠于毛主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集中华民族忠、孝传统美德于一身,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举行了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大别山干部学院创始人、原新县县委组织部部长刘光峰教授、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汪蔚馆长和办公室汪主任参加了挂牌仪式。

    在刘光峰部长陪同下,我们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我们在大厅举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重读了中国共产党誓词,感悟誓词中蕴含的革命理想革命意志革命原则和革命精神,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只有站在新的起点,坚守自己的初心,坚守自己的信仰,牢记自己的誓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才能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是河南省规模最大的县级革命博物馆,坐落在新县秀丽的山城东南,依山傍水,仿古式现代建筑,主体为徽式风格,红檐橙瓦,金碧辉煌。2001年6月,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8年,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首批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的600家博物馆之一;2009年6月,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该馆占地面积230亩,建筑面积9589平方米,始建于1985年10月,2001年再次扩建英雄广场及大门和对陈列内容进行调整,陈列水平已达全国县级同行业先进水平。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该馆题写了馆名。馆内基本陈列为《风云大别山》共分四个部分,即:鄂豫皖苏区的基本形成;空前发展,新县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重组红军,坚持大别山的斗争;红旗不倒,迎接全国革命的胜利。馆内专题陈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将军的摇篮》,共分2个展厅,第一展厅为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高厚良等43名新县籍将军的事迹陈列;第二展厅是吴焕先、高敬亭、张体学、程坦等50位省军级以上领导人的生平事迹陈列;第二部分是《崛起的新县》,反映新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革命传统,艰苦创业,实现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展示新县的今日新面貌。馆内的镇馆之宝是陈列着的国家一级文物,全国唯一一块保存完好,写在墙上的《中华苏维埃土地法令草案》。

    鄂豫皖苏区将帅馆是革命博物馆的一部分,2012年4月12日建成开放。是国家红色旅游“1231”工程,全国唯一一座集中反映鄂豫皖苏区开国将帅的展馆。整个展览分为序厅、元帅厅、大将厅、上将厅、中将厅、少将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在鄂豫皖苏区工作和战斗过的349位将帅的丰功伟绩。新县作为一个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当年不足10万人口,牺牲5.5万人。著名的烈士有王志仁、桂步蟾、吴焕先、高敬亭、叶成焕等。新县由于红军将领众多,被称为全国著名的“将军县”之一,是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将军和50余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故乡。它注定会被铭刻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一页,让每一个享受着今日幸福的中国人永远铭记。我们向每一位先烈鞠躬致敬。

    走出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我们来到与该馆有一河之隔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位于新县城南白毛尖,是新中国批建的第一批县级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占地22公顷。园内陈列和珍藏着朱德、邓小平、李先念、许世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题词及珍贵烈士遗物4500余件,安葬着近百位著名烈士和红军首长遗骨,纪念着鄂豫皖苏区13万多名革命烈士,集中反映了英雄的鄂豫皖苏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的漫长岁月中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是全国建筑时间早、烈士资料齐全、知名度高的烈士陵园之一。1989年8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纪念碑前,我们在刘部长带领下,面向烈士纪念碑,庄重地举行了默哀仪式,仪式结束后,我们依次走向烈士纪念碑并缓步绕行一周,瞻仰纪念碑,向先烈们致敬。革命先烈坚守革命理想,用青春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幸福,他们的卓越功勋与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与敬仰。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弘扬烈士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就是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告慰我们的先辈和英烈。

    接着我们来到鄂豫皖军委及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军委及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位于新县城首府路27号,座西朝东,原有砖木结构房屋7排共60余间,清末豫南民居式建筑风格。前后排房屋由长廊串通,每排之间有大小不同的天井小院,井然有序,古朴典雅。由于战争等因素,部分房屋已损毁,现只剩前3排共40间房屋保存完好。旧址房屋共占地1600平方米,东临首府路,大门开在北起第四间,大门上方悬挂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匾额。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1年5月,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在新集成立。同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黄安七里坪成立,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总部设于军委机关内。当时,第三排房屋北侧四间为张国焘、徐向前办公室兼住室。红四方面军成立后,在中央分局及军委的领导下,连续取得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战役的胜利,使敌人对鄂豫皖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遭到失败,确保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发展,创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极盛局面。

    离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我们追随着总书记的足迹,开启了新时代新县新农村典范之旅——田铺大湾之行。田铺大湾位于河南省新县的东南部,是一个与田铺乡政府仅有一河之隔的一个古村落。现有房屋260间,始建于民国初期,为典型的豫南民居,先后入选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中国景观村落。

    9月17号,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田铺大塆时,看到“1982”匾额,兴趣盎然,与商店老板进行了亲切交谈。我们来这里时,特意走进“1982”小商店,这个小商店现在门庭若市,观光客络绎不绝。田铺大湾之行,让我们感到,进入新时代,新县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革命战争年代的百折不挠劈波斩浪的奋斗精神,创造了新时代致富的辉煌成就。

    我们在返校的路上又专访了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河南省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和文殊乡东岳村,考察调研当地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中办在光山县扶贫工作情况,看望慰问老区群众。

    司马光油茶园总经理陈世法对我们说,当时,总书记问我们施的是什么肥料,我说是芝麻饼和菜籽饼,总书记说,这个肥料好,是有机肥。总书记问得非常细,比如在油茶园内怎么出工、工资多少,现在的生活怎么样?“总书记对油茶产业的肯定,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我们会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继续把1.7万亩的油茶种好,迈开脚步大胆做。”“要把油茶产业发展好、推广好,延长油茶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把康养旅游融入其中,带动老区老百姓共同走上致富路。”

    我们两天来的考察调研,沿着总书记走过的足迹寻访,无时无处不受到强烈感染,无时无处不处于强烈的感动,无时无处不感到十分的振奋。许世友故里、大别山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红四军旧址,让我们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大别山精神。大别山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产物,大别山精神在鄂豫皖三省、在中国漫长的革命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新县城乡面貌天翻城覆、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百姓生活日新月异。两天来的日程虽然很紧凑,但安排的很充实很丰富。我们受到很多启发,也深受鼓舞。

    王宪政教授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活动让我收获,一是今天的安定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英勇奋斗的付出换来的!我们永远要继承他们的精神,把祖国建设好,发展好,否则对不起先烈们。二是根据地军民的鱼水情谊深刻地感染了我。在对付敌人的斗争中,红军战士和根据地百姓结下了坚固的情谊。他们支持红军的斗争,使革命事业蓬勃发展。今天我们党应发扬革命传统,依靠群众,以人民为中心,争取把改革大业推向前进。三是学习先烈们牺牲自我,方便同志的革命精神,把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好。四是学习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为祖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贡献。鄂豫皖革命纪念地,是一个红色基庫,里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今后要宣传好,发扬好这份精神财富,为祖国的复兴贡献新的力量。

    张海萍教授老家在北京,她这次新县之行,特别激动,她说:这次参观访问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基因传承课。深感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牺牲与贡献。鄂豫皖苏区在册的烈士130351人。全区近百万英雄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当时不足10万人的新县就牺牲了5500人。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人民能过上好日子,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今天继承先烈遗志,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大学生中大力宣传红色文化,教育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的接班人。

    汤家玉教授是对革命红色资源非常热爱并倾情研究的博士,他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新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十分丰富的红色军事文化资源。10月26日至28日,我们赴新县参访,受到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亲身感受到新县丰富的红色军事文化资源。如何把这笔资源转化为我们教学与科研的资源,如何促进红色军事文化创造性继承、创新性转化,是我深刻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我努力的一个方向。我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改进教学方法,和大学生们一道,传承好红色基因。(马克思主义学院 窦峰/文 余鸿育/图)

Copyright © 2007-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龙湖镇文昌路1号  邮编:451191  电话:0371-62436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