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作者:李心记 时间:2018-08-16 点击数: 责任编辑: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3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

    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

    1、从他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看。

    2、从它的阶级属性看。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看。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执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2、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运用、检验和发展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成阶段;恩格斯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段;马克思主义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和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第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第三,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又是十分艰巨的事业。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9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基础。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所谓世界观(宇宙观)就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通常情况下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相应地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何者是世界本原,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所谓实践,就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的观点渗透和体现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体系中。

    实践活动具有的特点: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三种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1、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2、事物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5、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在内容上一致但在形式上不同。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随着客观辩证法特别是实践活动的辩证法地发展而发展。

    2、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3、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方法有密切联系。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1、规律及其特点。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稳定性、普遍性。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1、意识的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活动具体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一时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9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第一节 认识和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人,他是体力和智力、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认识客体是指进主体认识活动范围的客观对象,也就是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需要通过中介来实现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的环节。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是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2、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合理前提的同时,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其次,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再次,真理的检验标准也是客观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主体在一定条件下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的客观正确性以及真理所体现的世界的可知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主体在一定条件下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在广度、深度等方面的有限性。

    3、真理与谬误。

    错误的认识往往被称为谬误,它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的反映。真理和谬误之间有着确定的界限,真理和谬误也存在相互联系和统一的方面。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价值及其特性。

    价值所揭示的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和效用,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它具有三大特点:一、评价是一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3、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4、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一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再次,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做到实事求是。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三、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9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基本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对立。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主要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与社会存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一个有着内在结构的整体或系统。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同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表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

    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3、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2、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2、社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改革的实质。

    2、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首先,社会革命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其次,社会革命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最后,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再次,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意志论与宿命论。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现实的人是指在一定生产关系下从事物质生产的个人。现实的人是具体的 ,他们总是在一定物质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活动的 , 而这些前提和条件是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

    3、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唯物史观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其次,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最后,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揭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4、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2、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

    3、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4、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一是历史主义原则。二是阶级分析方法。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9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特征,认识商品经济规律及其作用,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6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二: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2、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到少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与15世纪后三十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其途径有二:“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通过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支持。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及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价值与使用价值及其关系

    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

    劳动两重性与商品两因素的关系

    3、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劳动生产率、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价值规律的定义、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

    4、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四种价值形式的区别、货币的本质。

    5、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是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及其内容。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1、所有制和所有权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及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的含义。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

    2、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2、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的问题。

    3、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的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4、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单个资本的运动:资本的循环和资本的周转。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5、工资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主要形式。血汗工资制度。

    剩余价值的分配:利润、利润率、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

    6、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根源、实质及周期性。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要求学生认识到垄断资本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掌握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新变化及其原因实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形成

    生产集中及资本集中的含义。集中导致垄断的产生。垄断及其产生的原因。垄断组织。

    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垄断加剧竞争的原因。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3、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的含义及形成过程。金融寡头的含义及其统治经济的方式。

    4、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的含义及其来源、垄断利润的实现;垄断价格的含义和计算、垄断价格的形式。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动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2、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私人垄断资本对外扩展的动因;垄断资本对外拓展的形式;垄断资本对外拓展的影响;垄断资本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国际经济协调。

    3、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从生产、贸易、金融和跨国公司四方面说明

    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3、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辩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1、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直接动因有四个:科技革命和生产力高度社会化的结果、工人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影响、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自觉的改良和调整。

    2、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大生产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性质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从经济济基础的角度、经济体制角度和上层建筑的角度来看。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1、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2、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它的发展和完善有一个过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在经济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正确认识工人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地位。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与其它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革命的原因。无产阶级革命的两种形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列宁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2、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1、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无产阶级专政的阶级基础、最终目标;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原因。

    2、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比较。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论述

    2、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社会主义的五大基本特征。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2、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2、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发展

    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2、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新的辉煌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正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预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核心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3、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做详尽的细节描绘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1、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2、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1、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2、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1、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2、当代资本主义是衰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1、 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文献

    课程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高教出版社。

    主要参考文献:

    [1]列宁.《卡尔·马克思》.《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 列宁.《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甘肃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3] 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3]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4]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5]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6]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7]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第四点、《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20] 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时候,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1] 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四、其它说明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学生实际,根据课程内容采用专题、案例讨论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在情况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多媒体教学。期末以闭卷形式进行考试,以书面作业形式进行期中考查。

Copyright © 2007-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龙湖镇文昌路1号  邮编:451191  电话:0371-62436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