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任课教师利用好我省编写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点及参考资料》,营造教师用心教好思政课、学生认真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于11月7日下午,参加了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专题会》,聆听了郑州大学刘吕红教授、河南大学刘嘉尧副教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庞睿老师和洛阳理工学院范会勋老师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要点及参考资料的报告。
四位主讲老师分专题、分知识点给全体思政课教师详细讲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思路、每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相关的原著阅读、相关的案例等等,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能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专题备课会结束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全体教师又开了视频研讨会,共同交流学习心得。刘树林教授指出:“我省组织编写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点及参考资料》,凸显了每门思政课的精神实质、科学体系、内在逻辑,特别是根据每门思政课的总体目标,把基本内容细化为多个教学主体、核心问题、教学目标,还规定了参考学习资料。这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青年教师常朕权老师说:“本次讲座就新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建议,内容十分丰富,对我们认识新课程的定位和开展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帮助。做到重要精神与教学实践相融合,需要我们思政教师端正态度学习精神原文,把握原汁原味,进而通过教学设计将精神传达给学生,这个过程是需要不断内化和外放的,更需要我们有创新的勇气。”唐琼梓老师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作为高校大学生的最后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要通过讲深、讲透、讲活道理帮他们筑牢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防火墙。”李瑛老师也指出:“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实践,需要教师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挖教学知识点,通过教学设计将重要精神融入教学内容进而传达给学生。”
通过本次培训,老师们对课程教学重难点、参考文献和教学案例等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下一步,教研室将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要点及参考资料》,继续做好集体备课工作,争取更好地开展好本门课的教学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李瑛 审核/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