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树林教授和李瑛老师受邀参加建工学院开展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交流与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建工学院党总支书记韩炎涛同志主持,建工学院院长杨开云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树林教授、思政课教师代表李瑛老师以及建工学院的全体专业课教师一起参加了本次研讨。
研讨活动中,建工学院杜云静、璩媛媛、詹春等八位老师结合各自所教授的专业课程深入交流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和良好经验,也认真剖析了课程思政方面存在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全面、老师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不够深厚等不足。经过交流分享,大家对课程思政的理念、目标、方式方法等问题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研讨结束前,我院思政课教师代表李瑛老师发表了自己的体会,李瑛老师表示,在本次研讨中,作为思政课专业教师,感到收获很大。首先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更加的壮大,各门课程都很好地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在专业课中很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会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效果。其次,老师们的分享也更加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和思路。在教学案例的选择、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更要针对不同学科的学生特点选择符合学生专业特色的教学案例来开展思政课教学。比如建工学院孙建超教授的发言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他所教授的课程是跟建筑史相关的课程,在讲到那些中国非常有代表性的名建筑时,会从历史事件、文化价值、时代背景等多种角度给学生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引导学生加强中国文化自信。这就使得课程思政的针对性非常强,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素养的提升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会议的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刘树林教授进行点评和总结。刘教授指出,建工学院的课程思政改革成效非常显著。首先是领导和老师都非常重视,不仅成立了专门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委员会,而且老师们也很重视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其次,老师们对课程思政的理念、目标的理解和把握也非常到位。课程思政不是为思政而思政,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不是生搬硬套,把本应该生动的课程上成了“夹生饭”,建工学院老师们也非常重视思政元素的自然融入问题并进行了较为合理的教学设计,这是非常好的。当然,在课程思政改革上,我们还都有进步的空间,应该进一步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更好融合。今后,马院老师们也更应该站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课堂,真正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发挥最大合力,实现真正的“三全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图/李瑛 审核/窦峰)